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3
为了确保司法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自身利益,当事人在申请重新鉴定时应该提出充分合理的理由,并尽力搜集证据。可以针对鉴定结论提出有据可依的异议,包括针对鉴定程序和鉴定结果等方面的异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7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时,可以申请重新鉴定。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才会准许重新鉴定:
对于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补充质证等方式解决的有缺陷的鉴定结论,不予重新鉴定。
此外,根据第28条的规定,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有足够证据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人民法院也会准许重新鉴定。
如果当事人有足够证据证明司法鉴定机构在初次鉴定时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可以向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投诉。司法行政部门将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从而使原鉴定结论作废或司法鉴定机构主动撤销违法的鉴定结论。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也可以说,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按照法定程序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根据2005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规定,国家对从事以下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对于以上规定事项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管理,法律另有规定的,以法律规定为准。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全国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根据决定的规定,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进行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
司法鉴定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在司法鉴定中,人身伤害情况鉴定和犯罪嫌疑人是否患有精神病鉴定是比较常见的两种鉴定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