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的审批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刑事拘留的审批程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7

 
404425
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的措施,除了要符合相应的条件外,还要经过相应和批准程序。那么拘留的审批程序是什么,关于拘留的审批程序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拘留的审批程序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审批机关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刑事拘留的审批机关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实际操作中,刑事拘留的审批可以由公安机关的正职负责人或副职负责人进行,其他人员无权进行刑事拘留的审批。

二、审批权限

审批权限指各级审批机关对刑事拘留进行审核和批准的权力范围。通常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况:1. 对不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应当拘留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审批。执行拘留后应立即向当地外事处办公室和有关的外国人主管部门履行通报义务,并报公安部备案。2. 对入伍前在地方作案的军人需要刑事拘留的,由地方公安机关提供犯罪证据材料,送交军队军以上保卫部门审查。确认应依法追诉的,由该保卫部门进行拘留。3. 对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需要刑事拘留的,必须经本级人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大会闭会期间,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方可进行审批。

三、审批程序

拘留犯罪嫌疑人应由办案人员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具有审批权限的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签发《拘留证》。在填写该法律文书时,应注意字迹工整,法律用语规范。在《呈请拘留报告书》中,不应写明“呈请刑事拘留X日”。如果需要延长拘留期限,办案单位应在拘留期限结束前制作《呈请延长拘留期限报告书》,由原批准机关负责人审批,无需再签发《拘留证》。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21条,拘留犯罪嫌疑人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拘留证。执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要求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和留指纹。如果被拘留人拒绝签名和留指纹,侦查人员应进行相应记录。在紧急情况下,对符合第121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应将其带至公安机关后立即进行审查,办理相应的法律手续。根据第122条,拘留后,应立即将被拘留人送至看守所羁押,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如果异地执行拘留,应在到达管辖地后的24小时内将犯罪嫌疑人送至看守所羁押。根据第123条,除非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妨碍侦查的情况,应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制作拘留通知书,并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拘留通知书应明确写明拘留原因和羁押地点。本条规定中的“无法通知”情况适用于第109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出现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妨碍侦查的情况消失,应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对于未能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的情况,应在拘留通知书中注明原因。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2. 400元是否构成诈骗罪?
  3. 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4. 诈骗款的追缴问题
  5. 刑法修正案(八)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进行了修改
  6. 猥亵罪的刑罚与构成要件
  7. 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