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31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审离婚判决书在下达后并不立即生效,而是在上诉期过后生效。然而,二审离婚判决书在下达时即刻生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对地方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定不服,当事人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首先,在民事起诉状的第一部分,应当明确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应当清楚地陈述诉讼请求,包括请求离婚、解决子女的抚养问题以及财产依法分割等。在第三部分中,应当详细描述事实和理由,包括何时结婚、何时生育子女以及离婚的原因等。民事起诉状最好使用打印,但最后必须手签名。
原告应当到其住所地所在的基层法院(区或县法院)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
在立案时,原告应当提交以下材料:民事诉状2份、结婚证、夫妻双方的身份证(至少带上原告的身份证)、子女的户口本或出生证明原件。如果需要法院进行财产分割,还应当提供与财产相关的证据,例如房产证、机动车行驶证等。这些证据需要提供2套复印件,其中一份放入法院卷宗,另一份交给被告。
在立案庭审查通过后,原告需要缴纳相关费用。
原告将缴费票据和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后,需要回家等待通知。
法院会为该案件安排开庭时间,并将诉状副本、证据和其他材料送达给被告。被告收到通知后,法院会通知开庭时间,并要求被告前往法院领取开庭传票。
如果双方都同意离婚,法院可能会安排双方进行调解。根据我国民事案件的程序要求,在开庭前必须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法院会发出《民事调解书》。调解的结果可能是离婚,也可能是通过协商达成其他解决方案,不离婚,从而结案。
如果调解未成功,法院将进行开庭审理。如果在开庭时仍无法达成调解,法院将作出判决,并最终发出《民事判决书》。
法院的判决可能是准许离婚,也可能是不准离婚。通常情况下,第一次起诉离婚且被告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法院会判决不准离婚。然而,在判决生效后的6个月内,原告可以再次起诉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