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2
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迟延罚款是针对行政机关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法律文书指定的义务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这里的“期限”指的是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赔偿调解书规定的履行期限。迟延罚款措施适用于行政机关有履行能力但故意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不适用于行政机关暂时缺乏履行能力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及时履行的情况。
迟延罚款的内容是一定数额的金钱,并按日计算。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5条第3款第2项规定,对行政机关的迟延罚款,从规定期满之日起,每日处以50元至100元的罚款。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具体的罚款数额,并通知被罚行政机关交纳。罚款数额不能低于50元,也不能超过100元。
迟延罚款是一种督促性强制执行措施,旨在促使行政机关履行其义务。一旦行政机关履行了义务,无论是自动履行还是强制划拨,就不再需要罚款。迟延罚款与民事执行中的迟延履行利息、迟延履行金在执行目的上是一致的。但是,所取得的罚款归国家所有,不能用于抵扣行政机关的义务,也不能交给行政相对人抵扣其应取得的权利。
人民法院行政判决文书确定行政机关向相对人支付金钱时,如果行政机关有可划拨的款项,则可以直接采取强制划拨措施,一般不需要适用迟延罚款。但是,如果行政机关的义务不是金钱给付而是其他义务(如返还被扣押的物品、证照等),而行政机关不履行这些义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迟延罚款措施,以促使其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