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31
原告张某与李某是朋友关系。2000年1月,李某因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向张某借款人民币2万元,并出具借条一张。后李某因债务缠身,于2001年年底出走下落不明。李某出走后,张某经常到李某家催讨借款。2003年2月6日李某的母亲王某向张某出具还款计划书一份,称“借款2万元(不含利息)在两年内还清”,并在还款计划书下方的还款人处签下自己的名字。还款计划到期后,王某未归还借款。2005年3月,张某诉至法院,请求王某归还借款2万元。
分歧意见
第一种观点:无债务转移和保证担保关系
根据第一种观点,张某、李某、王某三者之间不构成债务转移亦不构成保证担保。因此,张某请求王某承担民事责任缺乏法律依据,应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根据法律规定,债务转移需经债权人同意并订立债务转让协议书,否则不发生债务转移的法律效力。在本案中,虽然王某出具还款计划并愿意承担还款责任,张某也接受了还款承诺,但李某并未表示债务转移的意思,因此不符合债务转移的法律特征。另外,还款计划书并非还款保证书,王某没有承诺承担保证责任或连带保证责任,因此不具有担保书的性质。因此,王某无需承担保证责任和民事责任。
第二种观点:并存的债务承担关系
根据第二种观点,王某出具还款计划后,在张某、李某、王某三者之间形成了并存的债务承担法律关系。旧债务人李某不脱离原借款关系,新债务人王某加入到张某与李某之间的借款关系中,王某与原债务人李某一并承担偿还债权人张某借款的义务。因此,张某有权请求李某、王某任何一人还款,也有权请求二人共同还款。
笔者观点
笔者认为应采纳第二种观点,具体分析如下:
1、债务转移与并存的债务承担的区别
债务转移是指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的地位,成为合同中新的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原债务人脱离债的关系。并存的债务承担是第三人加入到债的关系中,与原债务人一起承担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义务。在本案中,王某出具还款计划并未明确李某退出债务关系,张某也未明示要免除李某的债务。因此,王某出具还款计划后,在张某、李某、王某之间形成了并存的债务承担法律关系。
2、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法律特征
并存的债务承担发生条件是第三人自愿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并得到债权人的同意。在本案中,王某出具还款计划表示愿意代替儿子履行债务,而张某接受了王某的还款计划,表明同意王某加入到原债务的关系中。因此,王某应按照自己的承诺归还张某的借款。综上所述,根据并存的债务承担法律关系的特征和本案事实,笔者认为王某应承担归还张某借款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