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6
不可抗力是指由于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并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使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根据《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侵权责任法》第29条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债权人过错是指债务人未履行合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或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是由于债权人的原因造成的。根据《民法通则》第131条的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合同法》第58条也规定:“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处所指的时效是指诉讼时效,也称为消灭时效。诉讼时效指的是在法定期限内,权利被侵犯者不行使权利,导致丧失胜诉权的法律制度。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和第136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法律中存在“协议免责”的概念,指受害人和责任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过协商一致,同意免除责任人的责任。协议免责分为事先免责和事后免责。在《合同法》中,免责条款更受关注,相较于侵权责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