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7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告人通常需要回答原告律师的问题。然而,如果问题涉及到个人隐私,被告人可以向审判长申请不回答。
根据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法庭辩论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一) 公诉人发言;
(二) 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三) 被告人自行辩护;
(四) 辩护人辩护;
(五) 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在法庭辩论过程中,根据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审判长应当充分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对与案件无关、重复或指责对方的发言应当提醒或制止。
根据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审判长宣布法庭辩论终结后,合议庭应当保证被告人充分行使最后陈述的权利。审判长可以制止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多次重复自己的意见。此外,如果最后陈述内容蔑视法庭、公诉人,损害他人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与本案无关,也应当制止。
在公开审理的案件中,如果被告人最后陈述的内容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也应当制止。
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以下权利:
1、有权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有权申请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回避;
3、有权自行辩护和委托辩护人进行辩护;
4、对于司法工作人员侵犯自己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5、有权拒绝回答与本案无关的讯问;
6、有权参加法庭审理,申请审判长对证人、鉴定人发问,或者经审判长许可直接发问;
7、有权辨认物证、书证;有权了解未到庭证人的证言、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的内容,并提出意见;
8、有权阅读法庭审判笔录并请求补充、改正;
9、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
10、有权参加法庭辩论,并在辩论终结后作最后陈述;
11、有权对地方各级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提出上诉;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权提出申诉;
12、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对自诉人提起反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