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7
故意伤害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后果发生的行为。而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犯罪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社会危害的后果,但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导致这种后果发生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后果发生,从而构成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社会危害的后果,但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导致这种后果发生的行为。过失犯罪的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犯罪人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故意伤害行为致人重伤,犯罪人可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伤害行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犯罪人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行为。犯罪人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民事赔偿的规定,故意伤害罪的赔偿范围包括医药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如果造成残疾,还应包括残疾补助金、残疾人生活器具费以及受害人所抚养家属的抚养费。此外,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金,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能不会被法院支持。
具体的赔偿标准如下,赔偿数额应根据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来确定。对于农村户口,应按农村平均收入计算;对于城镇户口,应按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计算。
医疗费的计算应结合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以及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
误工费的计算应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可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可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误工费应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对于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应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计算。如果受害人无法提供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的证明,可以参考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护理费的计算应考虑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
营养费的计算应参考医疗机构的意见,根据受害人的伤残情况确定。
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计算可以参考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