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法律知识

征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0

 
397092

一、征地公告

征地公告是向被征地单位告知征地的事实、办理补偿登记的机关和期限等重要内容的公告,标志着征地实施工作的开始。根据《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的规定,如果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未依法进行征用土地公告,被征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其他权利人有权依法要求公告,并有权拒绝办理征地补偿和安置登记手续。

1、征地公告的发布机关:市、县政府。根据《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四条规定,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用土地公告,该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2、征地公告的发布范围: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

3、公告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用途、范围;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面积;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等。

4、发布后果:公告发布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二、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1、登记机关: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如市国土资源局或合浦县国土资源局。

2、登记申请人: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所有权人是指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村委会,或者村民小组(生产队)。使用权人一般指承包土地的人、房屋等建筑物的主人等。

3、登记期限:根据征地公告规定的期限。

4、登记所需材料:土地权属证书、地上附着物产权证明等文件。证明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或房屋所有权等证书,如1962年的“四固定”证、山界林权证、房产证等。

5、不办理登记的后果:补偿以市、县国土资源局的调查结果为准。可能有的村集体不同意征地,或征地补偿标准低,因此不愿意办理登记;或错误地认为不办理登记,国家的征地机关就无法执行;或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登记,担心得不到补偿。这些想法是错误的,担心是多余的。办不办理登记都不影响征地的进行,也不影响补偿,只不过补偿的数额以土地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

三、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1、拟订机关:市、县政府地政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实施拟订。

2、拟订根据:土地登记资料、现场勘测结果、经核对的征地补偿登记情况、法律法规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

3、方案内容:(1)被征用土地的情况;(2)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等事项;(3)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方案。

4、方案公告:市、县政府地政部门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公告方案,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这是征地过程中的第二个重要的公告,《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没有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的,被征地方有权拒绝办理征地补偿、安置手续。

5、听证:根据国土资源部2004年1月9日颁布、2004年5月1日实行的《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在拟定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报批之前,征地部门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所谓听证,通俗来讲,就是听取意见,听证会也就是听取意见会。听取意见有多种方式,比如说调查,开座谈会,走访等。听证会方式能够从程序上保证公正,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不偏袒某一方。在听证会上申请人提出意见后,由各方代表,也就是利益相关人,对是否同意申请人的意见进行论证,以使决策者科学、合理地作出决定。征地补偿和安置的听证会,是征地部门听取被征地人对补偿和安置方案的意见,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确定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

6、报批:由市、县政府地政部门报市、县政府批准。

延伸阅读
  1. 农村自建房拆迁赔偿费标准及补偿安置方式
  2.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制定程序
  3. 征地拆迁怎么解决
  4. 征地补偿费用项目
  5. 县政府未批先占且暴力征地,如何维权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评估方法
  2. 一、户主更改的法律程序
  3. 农村宅基地的征收与补偿规定
  4.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标准详解
  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征地补偿款的分配程序
  6. 一、平房拆迁土地使用证补偿问题
  7. 拆迁红线区的房子一定拆吗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