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后债权债务可向原股东追偿吗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1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作为企业法人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并享有法人财产权。股东在公司中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因此,一般情况下,在股权转让后,原股东不再承担债务责任,除非原股东存在出资不实或抽逃出资的情况。
股东的出资义务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认缴出资额。如果股东以货币出资,应将货币出资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如果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应按法律规定办理财产转移手续。对于未按规定缴纳出资的股东,除了应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承担违约责任。
股权纠纷的管辖法院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合同纠纷的管辖权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来行使。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且双方当事人的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那么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将拥有管辖权。当事人在书面合同中有权约定管辖法院,可以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或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但不能违反民诉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在股权转让协议纠纷中,如果双方当事人对管辖法院进行了有效约定,应遵循其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应根据法律规定,即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来行使管辖权。对于被告住所地的确定,一般不会存在歧义。而对于股权转让的合同履行地,应为股权转让的目标公司的注册地。因为股权转让纠纷的特殊性在于,转让行为需要向公司注册地的登记机关办理相关手续方可完成(对于外资企业而言,在工商变更之前还需要商务主管部门的批复,否则股权转让合同不生效)。因此,以公司注册地作为此类案件的管辖地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