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扶养协议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15
遗嘱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人以外的人,就被称之为遗赠。那么,遗赠抚养协议是什么?遗赠抚养协议的效力如何?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及执行
1、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
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平等、有偿和互为权利义务的特点。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五条规定,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在财产继承中,如果同时存在遗赠扶养协议、遗嘱和法定继承的情况下,应首先执行遗赠扶养协议,其次是遗嘱和遗赠,最后才是法定继承。
2、遗赠扶养协议的执行
一旦遗赠扶养协议签订,双方必须认真遵守协议的各项规定。被扶养人对协议中指明的财产,在其生前可以占有和使用,但不能处分。如果因此导致遗赠的财产灭失,扶养人有权要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并要求补偿已经支出的扶养费用。同时,扶养人也必须认真履行抚养义务。如果扶养人不履行扶养义务,或者以非法手段谋取被扶养人的财产,被扶养人的亲属或有关单位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剥夺扶养人的受遗赠权。此外,如果扶养人不认真履行扶养义务,导致被扶养人经常处于生活困难、缺乏照料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酌情限制遗赠财产的数额。
3、遗赠扶养协议的执行期限
遗赠扶养协议的执行期限一般较长。如果其中一方在执行期限内反悔导致协议解除,会产生两种法律后果。一种情况是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导致协议解除,那么扶养人将不能享受遗赠的权利,并且已支付的扶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另一种情况是受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导致协议解除,那么受扶养人应适当偿还扶养人已支付的扶养费用。此外,遗赠人的子女仍然享有对其遗赠以外财产的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