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调解过程中的法律技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规法律知识

协商、调解过程中的法律技巧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13

 
394192

分析对方的动机和目的

在协商、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应该分析对方提出调解或者愿意接受调解的动机和目的。对大部分当事人来说,接受调解是为了尽快结案,结束争议和纠纷。然而,也有一些当事人利用调解来拖延时间,比如在借贷纠纷中,被告可能借助调解来延缓支付款项。当一方当事人证据不充分或者等待关键人物出现时,也会利用调解来拖延法院审理。

把握时机

在诉讼中占据主动地位或者有利地位的一方不应急于提出或接受调解,而是应该先向对方施加压力,例如通过证据等方面。当对方承受较大压力时,其可能做出更大的妥协和让步。

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在协商、调解中,当事人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要据理力争,争取本方的最大利益,在让步时不可不战先败,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逐步让步。然而,为了显示本方的诚意,有时也可以在本方的承受范围内做出一些较大的让步。

收集信息,熟悉案情

在协商、调解之前,当事人应该收集相关信息,了解纠纷的性质、起因和经过,以及对方当事人的个性。只有了解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更好地进行调解。

把握局势,控制情绪

在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往往情绪激动,容易做出不理性的行为。因此,当事人应该控制情绪,保持理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冲动的情绪会导致意识范围狭窄,甚至失去理性,使人容易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策。

成为优秀的倾听者

在协商、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应成为优秀的倾听者,倾听对方当事人的心声,让其倾吐心中的压抑、不满和愤怒。通过倾听,当事人可以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实现本方的诉讼目的。

延伸阅读
  1. 没有结婚证有孩子如何抚养,法律怎样规定
  2. 公司股权变更股东不签字怎么办
  3. 股权质押是否一定需要登记
  4. 拆迁对于女儿少分房怎么办
  5. 征地拆迁怎么解决

保险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新农保政策的筹资结构
  2. 事故认定书的开具和理赔流程
  3. 机动车损失险理赔所需材料
  4. 关于《保险法》上述二条规定之间的关系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6. 超速行驶发生事故保险公司为何不全赔
  7. 车辆未年检导致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否赔偿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最新经销商合作协议范本
  3.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4.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