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认定书收到后是否能立即取保候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事故认定书收到后是否能立即取保候审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1

 
393967
交通事故发生后就需要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由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当事人对责任认定书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核的,那么事故认定书拿到后能不能马上取保候审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故意肇事的当事人在收到责任认定书后不能立即取保候审。首先,当事人需要向取保机关提出申请,并在获得批准后才能执行取保候审。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九条的规定,需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应当制作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详细说明取保候审的理由、采取的保证方式以及应当遵守的规定。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制作取保候审决定书。取保候审决定书应当向犯罪嫌疑人宣读,并由犯罪嫌疑人签名、捺指印。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时,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作用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根据现场勘察、技术分析和相关检验、鉴定结论所出具的法律文书。虽然从表面上看,它是公安机关根据职权单方面对事故当事人的特定对象和特定事项做出的一种定性定论,但它不能直接确定当事人的具体权利义务。换句话说,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是直接调整当事人人身权和财产权法律关系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只是通过调查和勘验得出的技术结论。因此,交通事故认定书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行为有所不同。同时,公安机关也可将其作为证据作出行政可诉性的行政处罚。

二、交通事故认定书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如果将交通事故认定纳入行政诉讼,将会产生负面效果,导致诉讼程序的冲突和诉讼资源的浪费。交通事故认定在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作为证据发挥作用,无需通过行政诉讼单独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只需由人民法院在相应的诉讼中进行审查和判断。对公安机关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如果可以事先通过行政诉讼救济,而在民事和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又作为证据进行审查,势必会导致对同一行为在人民法院产生双重救济的情况。不同的救济方式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此外,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也需要交通事故认定行政诉讼的结果才能进行。如果行政判决被维持,情况还可以接受。但如果行政判决被撤销并责令重新作出认定决定,当事人可能会再次提起行政诉讼,然后再启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程序,这将导致连环诉讼的情况。这无疑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和诉讼成本,违背了诉讼经济原则,也难以体现司法为民和司法效率,使纠纷和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和化解。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电话录音作为有效证据的法律规定
  2. 财产保全费用的相关法律依据
  3. 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手续
  4. 律师费和诉讼费的计算方法
  5.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
  6. 二审并非终审,如何纠正错误判决
  7. 如何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