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5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法征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土地等。
土地转让是指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有偿或无偿地由甲转给乙的行为。在土地私有制条件下,土地买卖、土地出租等属于有偿转让;土地赠与、土地遗赠等属于无偿转让。
1. 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所有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他人。有偿转让是指通过买卖方式进行,无偿转让是指通过赠与或遗赠方式进行。土地转让行为只能发生在土地私有制的社会中。在我国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土地变为公有制,因此不允许土地转让。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受让人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而所有权仍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2. 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土地转让是指承包人自行寻找替代者,由第三方代替其履行承包合同的行为。尽管转让的合同内容没有变化,但承包人发生了变更,原承包人与发包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受让人与发包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确立。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时,承包方与第三方应当订立书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