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4

 
393160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如下:

1. 可能判处、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刑罚,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以考虑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 可能判处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不会造成社会危害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也可以考虑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3. 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应当逮捕但可以考虑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适用取保候审,具体决定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依法作出。如果决定取保候审,由相应机关执行。

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以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取保候审的方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3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应当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据此,取保候审有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两种方式。

对于同一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情况,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保证人是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的为其担保的人。保证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严格审查保证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如果符合保证人条件,应当告知其必须履行的义务,并由其出具保证书。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如果被保证人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而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经查证属实后,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可以对保证人处以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如果保证人与被保证人串通,协助被取保候审人逃匿或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构成犯罪的,将依据有关规定对保证人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取保候审保证人是否履行了保证义务,由公安机关认定,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也由公安机关作出。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财产保全费用的相关法律依据
  2. 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手续
  3. 如何查询财产被保全的情况
  4. 律师费和诉讼费的计算方法
  5.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
  6. 二审并非终审,如何纠正错误判决
  7. 如何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