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5-14
在解除非法同居生活关系时,双方应首先经协商自愿达成财产的处理协议。协议的内容应不返强制性规定并尊重双方意愿。
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规定,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因此,若当事人双方对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问题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诉。
离婚后,双方未再婚,在未履行复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又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一方起诉离婚后,一般应解除其非法同居关系。
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一方要求“离婚”或解除同居关系的,经查证确属非法同居的,应一律判决予以解除。
解除非法同居时,对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教育和财产分割,应本着照顾妇女、儿童的利益及双方过错程度妥善处理。
解除非法同居,对在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由母方抚养。如父方有条件的,母方同意,也可由父方抚养。子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一方将未成年子女送他人抚养,须征得另一方同意。
解除非法同居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共同财产处理。同居期间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要的财物,按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处理。
解除非法同居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解除非法同居时,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财产时,应适当予以照顾,或者由另一方给予一次性经济帮助。
同居生活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要求继承财产的,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根据相互扶助的具体情况处理。
在非法同居关系解除时,双方应协商解决财产处理问题。若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应根据照顾无过错第三方的原则判决。
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财产分割:
对全部财产进行清理和估算,确定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然后估算共同财产的价值,并经双方认可。
明确每一项财产的产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产权归属。对于双方共同购买、使用或照顾、保管的财产,通过协商解决,决定由一方完整地获得该财产,而另一方获得相应的价值补偿。
在分割财产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处理,以达到合理的分割结果。考虑到财产的实际利益,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产权归属问题,以满足双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