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1
不能履行,又称为给付不能,是指债务人在客观上已经没有履行能力,或者法律禁止债务的履行。
不能履行分为自始不能履行和嗣后不能履行。自始不能履行是合同无效的原因,嗣后不能履行是违约的类型。根据债务人是否具有免责事由,或依风险负担规则处理,或依违约责任规则处理。
不能履行还有永久不能履行和一时不能履行之分。永久不能履行指在履行期限或者可以为履行的期限届满时不能履行。一时不能履行则是在履行期满时因暂时的障碍而不能履行。永久不能履行属于嗣后不能履行,是构成违约责任的要件。一时不能履行在继续性合同场合便成为部分不能履行,可构成违约责任的要件。一时不能履行因债务人在不能履行的暂时障碍消除后仍不履行,可以成为迟延履行,是构成违约责任的要件。
不能履行还可以分为全部不能履行和部分不能履行。全部不能履行属于嗣后不能履行,是构成违约责任的要件。部分不能履行属于嗣后不能履行时,自然属于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如果是自始不能履行,仍可能产生违约责任,即在能履行部分而不履行时,构成违约责任。
不能履行还可以分为事实上的不能履行和法律上的不能履行。事实上的不能履行是指基于自然法则而构成的不能履行,如特定物灭失造成的不能履行。法律上的不能履行是指基于法律的规定而构成的不能履行,如出卖禁止流通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嗣后履行事实不能是否构成违约责任需要根据情况来判断。
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
违约金是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损害赔偿是指因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时,违约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的经济补偿。
继续履行是指由法院或仲裁机关作出要求实际履行的判决或下达特别履行命令,强迫债务人在指定期限内履行合同债务。
如果合同中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可以根据标的物的性质和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报酬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