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5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八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时,需要考虑举报人是否提供了相关证据。
如果举报人能够提供受贿人受贿的证据,那么在举报的过程中就应当同时提供这些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可以是书面文件、录音、视频、照片等形式的记录,能够明确受贿行为的发生和相关人员的身份。提供证据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举报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如果举报人没有提供受贿人受贿的证据,受案机关有可能不立案。这是因为在法律程序中,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对被告人的指控。如果没有证据,受案机关可能无法进行调查和起诉,因为不能仅凭举报人的口供来认定受贿行为的存在。
根据第一百五十三条,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在受理案件时,应当审查案卷材料的内容。其中包括确定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管辖、案卷材料是否齐备、规范,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移送的款项或者物品与移送清单是否相符、犯罪嫌疑人是否在案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