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程序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再审程序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9

 
386891
为了及时有效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进一步规范民事案件指令再审和再审发回重审,提高审判监督质量和效率,我国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严格依法适用指令再审和发回重审若干问题的规定》,那么该规定有什么内容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等相关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在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时应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裁定再审。不得因指令再审而降低再审启动标准,也不得因当事人反复申诉将不应再审的案件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再审指令的情形

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一般应由裁定再审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在以下情形下,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1.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四)项、第(五)项或者第(九)项裁定再审的;
  2.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
  3.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
  4. 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其他情形。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由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审理,具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二款裁定再审的案件,应当提审。

应当提审的情形

虽然符合再审指令条件,但在以下情形下,应当提审:

  1. 原判决、裁定系经原审人民法院再审审理后作出的;
  2. 原判决、裁定系经原审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作出的;
  3. 原审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4. 原审人民法院对该案无再审管辖权的;
  5. 需要统一法律适用或裁量权行使标准的;
  6. 其他不宜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的情形。

再审程序

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再审案件时,如果发现原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不清,一般应当通过庭审认定事实后依法作出判决。但如果原审人民法院未对基本事实进行审理,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如果原判决认定的事实错误,上级人民法院不得以基本事实不清为由裁定发回重审。

违反法定程序情形

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再审案件时,如果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存在以下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之一,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审:

  1. 原判决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
  2.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
  3. 未经合法传唤缺席判决,或者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
  4.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
  5. 原判决、裁定遗漏诉讼请求。

再审裁定书的内容

上级人民法院裁定指令再审或发回重审时,应在裁定书中明确指出再审或发回重审的具体理由。

再审案件的审理和裁判

再审案件应当围绕申请人的再审请求进行审理和裁判。如果对方当事人在再审庭审辩论终结前也提出再审请求,应一并审理和裁判。当事人的再审请求超出原审诉讼请求的不予审理,构成另案诉讼的应告知当事人可以提起新的诉讼。

再审发回重审的案件

再审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当围绕当事人原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当事人申请变更、增加诉讼请求和提出反诉的,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审查决定是否准许。当事人变更其在原审中的诉讼主张、质证及辩论意见的,应说明理由并提交相应的证据,如果理由不成立或证据不充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严格遵守规定

各级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再审和再审发回重审的审判行为,应严格遵守本规定。违反本规定的,应根据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司法解释的适用

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不再适用。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是否合法
  2.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3. 当事人陈述前后矛盾的认定标准
  4. 民事诉讼庭审过程的程序及法庭纪律
  5.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6. 民事案件审理时间
  7.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