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1
病人有义务诚实告知医务人员寻求帮助的原因,并尽可能提供详尽的病史和治疗后的情况,包括药物的副作用。病人不应隐瞒有关信息或说谎,以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这一义务既有助于病人自身的康复,也有利于医务人员履行职责。只有病人履行了这些义务,医务人员才能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这是病人对医务人员的应尽义务,因为优秀的医务人员真正关心病人的健康,并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疾病和治疗过程的研究和复查。病人应该回报医务人员的牺牲精神。
在疾病性质明确后,病人有义务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治疗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并积极关心病情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还有特殊的义务了解传播途径和可能性,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传播。这一义务是病人积极参与治疗的重要条件。没有病人的积极参与,医务人员的工作将事倍功半。
病人有义务与医务人员共同确定治疗目标并进行合作。如果病人同意医务人员的意见,认为改变饮食对控制高血压有益,那么病人就有义务以适当的方式改变饮食。这既有利于病人,也是医务人员的应尽义务。因为医务人员关心病人的健康已超越个人利益,病人应用合作回报医务人员。
病人在同意治疗后有义务遵循医生的嘱托。不遵循嘱托应有合理理由,但并非所有理由都成立。例如,嫌麻烦不能成为不遵循嘱托的理由。医务人员治疗病人需要病人的积极合作,但病人没有义务遵循不必要或有害的治疗。
病人有义务避免成为一个“病人”。原始意义上的“病人”是指“接受某一行动的人”。病人在概念上与“动因”相对,而“动因”是对其行动负责的人。病人不应是一个负有责任的动因,而是他人行动的对象。这是医学家长主义观念的基础,也是现代病人观的误解。在现代社会,病人有义务改变不安全、不健康和危险的行为,如吸烟、贪食、缺乏锻炼、无保护的性行为等,使自己不再成为病人,尤其是不再成为“绝症”的病人。
疾病是病人和医务人员共同的敌人,医务人员和病人有着战胜疾病的共同目标。医务人员掌握诊治疾病和护理病人的专业知识,他们中的许多人致力于减轻他人的痛苦,不辞辛劳,甚至牺牲个人利益。在我国,医务人员的报酬相对较低,但许多人仍甘于清贫,投身于崇高的医疗卫生事业。他们需要诊治病人,培养学生,从事研究,常常废寝忘食。我们全社会,包括病人及其家属,都应该对医务人员表示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