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法律知识

刑法中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7

 
38623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民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后,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如果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应该立案,那么当时报案没立案受追诉时效限制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刑法追诉时效的计算方法

即成犯追诉时效的计算

即成犯追诉期限的计算是从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犯罪成立之日的计算标准根据刑法对不同种类和形态的犯罪所规定的构成要件而有所不同:

  1. 行为犯或以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既遂构成所必需的犯罪,应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
  2. 危险犯,应从实施危险行为之日起计算。
  3. 预备犯,应从预备犯罪之日起计算。
  4. 中止犯,根据情况分别确定计算标准:如果是在着手实行犯罪后中止犯罪,应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如果在预备阶段中止犯罪,则应从犯罪中止成立之日起计算。
  5. 未遂犯,应从犯罪未遂成立之日起计算。
  6. 共同犯罪,以整体共同犯罪行为得以实施之日起计算。
  7. 结果犯,应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结果加重犯,应从加重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8. 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外,而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的犯罪,也应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连续犯和继续犯追诉期限的计算

根据刑法第89条的规定,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时效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连续犯和继续犯的追诉期限的计算标准为“犯罪行为终了之日”。具体而言:

连续犯以连续实施数个相同行为为目的,每一个行为都可单独构成犯罪。所以,连续犯的犯罪行为终了之日,就是指最后一个犯罪行为成立之日。

继续犯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因此,继续犯的犯罪行为终了之日就是持续状态结束之日。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诈骗数额未达立案标准的累计计算问题
  2. 400元是否构成诈骗罪?
  3. 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4. 诈骗款的追缴问题
  5. 猥亵罪的刑罚与构成要件
  6. 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7. 偷越国(边)境罪的处罚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