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1
根据不当得利成立的要件,返还标的物应仅包括原有利益。然而,除了原有利益之外,返还标的物还应包括基于原有利益获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行使权利所获得的利益,以及原物的代偿利益。
返还标的物以原有利益为基础,因此,受益人通过法律行为让与原物而获得的对价利益并不构成不当得利的返还标的物。这种情况只能构成另一种形式的不当得利返还,即偿还原物的价额。换句话说,不当得利的返还标的物是以原物的价额为表现形式的,而不是转让所得的价金。尽管价额和价金之间只有细微的差距,但简单地将其替代是不准确的。价额具有客观性,其计算以转让出卖物当天的市场价格为标准,而价金具有主观性,实际金额取决于当事人的协商。
由于返还标的物以原有利益为原则,当原有利益因其性质或其他原因无法返还时,受益人应返还相当于该利益价额的标的物。根据德国民法典第818条第2款的规定:“所取得的收益因其性质不能返还或受益人因其他原因返还不能的,受益人应当偿还其价值。”通常情况下,通过借贷消费、提供劳务、债务免除等方式获得的利益在性质上无法返还,而原有利益在遗失、被盗、毁损、灭失或转让等情况下也难以实现返还。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返还的标的物实际上是原有利益的转化物,即其客观价值,通常以价额的形式呈现。具体体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