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零四条的规定,开庭审理后可以进行再审,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根据不同情形,再审案件的程序如下: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况下,应先由再审申请人陈述再审请求及理由,然后由被申请人进行答辩,其他原审当事人发表意见。
抗诉再审的情况下,应先由抗诉机关宣读抗诉书,再由申请抗诉的当事人陈述,然后由被申请人进行答辩,其他原审当事人发表意见。
人民法院依职权进行再审,如果有申诉人,则先由申诉人陈述再审请求及理由,然后由被申诉人进行答辩,其他原审当事人发表意见。
人民法院依职权进行再审,如果没有申诉人,则先由原审原告或者原审上诉人陈述,然后由原审其他当事人发表意见。
根据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要求当事人明确其再审请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零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再审案件时应当围绕再审请求进行。如果当事人的再审请求超出原审诉讼请求,法院将不予审理;如果符合另案诉讼条件,法院将告知当事人可以另行起诉。
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在庭审辩论结束前提出的再审请求,如果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法院应当一并审理。
如果经过再审,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一并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