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留薪期内未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要求双倍工资呢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6
法律规定和责任主体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是订立劳动合同的责任主体。不订立劳动合同被视为违法行为,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特殊情况下的事实劳动关系
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是否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双方当事人未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都需支付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呢?实际上,法律对此未作明确规定。然而,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应允许用人单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与劳动者保持事实劳动关系状态。
案例:停工留薪期内未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要求双倍工资呢
案例背景
2012年11月8日,尚先生被某建筑公司雇佣,负责钢筋加工工作。然而,他在入职后的第6天,由于操作设备不当导致右臂受伤。公司将尚先生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并在他伤愈出院后安排他完成停工留薪期。尽管公司按照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了停工留薪期工资,但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尚先生受伤3个月后,以公司未与其订立劳动合同为由,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然而,仲裁委员会审理后驳回了他的申诉请求。
法律分析
根据前述分析,尚先生在刚入职时发生了工伤,而在受伤前,他尚未达到法定的1个月内订立劳动合同的时限。受伤后,双方的劳动关系处于一个特殊阶段。在此期间,尚先生无法正常提供劳动,他能否提供劳动以及提供何种程度和岗位的劳动都无法确定。因此,在停工留薪期间,双方的劳动权利和义务无法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事实上也无法与他订立劳动合同。然而,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这段时间内,公司也不得与他终止劳动关系。因此,应视为公司存在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免责事由,无需向尚先生支付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但是,如果尚先生在治疗结束后仍然返回公司工作,公司应在1个月内依法与他订立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