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4
反供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推翻自己的供述。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阶段是可以反供的,他们享有如实供述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首先询问其是否有犯罪行为,并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或无罪的辩解,然后再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应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但对于与本案无关的问题,犯罪嫌疑人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包括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获得从宽处理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
在选择取保候审的保证人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保证人与本案无任何牵连,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涉嫌的犯罪没有利害关系。保证人不能是本案的同案犯,也不能是本案的证人。否则,若保证人本人也是司法机关调查对象,就难以保证其认真履行保证义务。
保证人应具备履行保证义务的能力。具体来说,保证人必须达到一定年龄并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对被保证人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身体状况使其能够对被保证人的行为进行监督等。是否具备能力履行保证义务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不能仅凭保证人本人的陈述来确定。
保证人应享有政治权利,其人身自由没有受到限制。若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则不能担任取保候审的保证人。
保证人应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且在被保证人所在地有自己常住的居所,并拥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上述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司法机关应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的保证人人选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情况,司法机关应责令重新提出保证人或采取提供保证金的方式进行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