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的定义和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工伤鉴定的定义和程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3

 
381322
在我国,发生工伤事故后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医疗,这个期限就叫医疗期。可是,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他们对工伤医疗期和工伤鉴定时间有关。那么,一般的工伤鉴定医疗期是多久?为此,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什么是工伤鉴定

工伤鉴定是指在职工申请工伤鉴定被认定为工伤后,经过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相关事项进行鉴定的过程。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

工伤鉴定程序

1、工伤残疾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2、鉴定者需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以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于每周一、二、三、五前来进行鉴定。3、鉴定办公室在确认鉴定者所携带的材料后,要交纳200元的鉴定费用。如果材料不齐全,鉴定办公室会退还委托诊断,并要求重新进行鉴定。4、鉴定办公室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议,做出伤残等级或结论,并进行公布。5、自鉴定材料登记之日起15天后,单位的劳资人员可以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和所有收集的材料。

工伤鉴定的相关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认定需要在工伤发生后的30天内向劳动部门申请。如果公司没有申请,职工可以在1年内提出申请。

工伤医疗期

工伤医疗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医疗期满后仍需治疗时,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因此,工伤医疗期的决定并不由公司决定,而应由指定治疗工伤的医院或医疗机构提出意见。

劳动能力鉴定

在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职工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如果鉴定结果确认存在伤残,职工还可以享受伤残补助。

复查及后续治疗费用

复查及后续治疗的费用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如果公司未参加工伤保险,这些费用应由公司承担。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2. 右手指骨远端骨折的工伤鉴定及评级标准
  3. 眼睛工伤十级赔偿标准及鉴定
  4. 眼睛轻伤鉴定标准
  5.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6. 工伤鉴定标准
  7.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清单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