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4
一般情况下,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会指定破产管理人。根据破产法的规定,破产管理人被视为法律设立的机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破产程序,并独立于债务人和债权人。破产管理人负责管理、处置、整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等工作。根据破产法第58条的规定,如果债务人或债权人对债权表中的事项有异议,可以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债务人有权对破产管理人提起诉讼。
根据破产法第25条的规定,破产管理人有以下职责: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其他法律程序。然而,债权表是由破产管理人编制的。如果破产管理人仍然代表自己提起诉讼,这实际上是自己起诉和自己应诉,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如果想要有效执行第58条的规定,就不能将代表债务人的人限定在破产管理人身上。
如果确认债务人提起诉讼时,代表债务人的人不仅限于破产管理人,那么,谁可以代表公司呢?根据王*国的观点:“这种异议可以由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提出,也可以由代表债务财产的管理人提出。”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将清算组的组长视为法定代表人。当清算组被破产管理人取代时,我们通常将破产管理人的负责人视为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清楚所谓的法定代表人是指章程中规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那么这些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代表权威从何而来?董事会和股东会都有可能做出决策并提起诉讼。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承认他们的主体资格也是一个问题。此外,股东个人也可能不认可破产管理人的判断,并提起派生诉讼,是否应该承认他们的主体资格也是一个问题。总之,破产法的规定给实务带来了许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