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不能中止履行合同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5
合同签订后就需要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就会造成合同违约,合同违约是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如果出现特殊情形的,合同可以中止履行,那么哪些情况不能中止履行合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在依法成立后,除非出现中止履行或合同终止的情形,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履行,不得中止。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六十条 【严格履行与诚实信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六十八条 【不安抗辩权】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如果能够提供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可以中止履行:
-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 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 丧失商业信誉;
- 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如果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来中止履行,就必须承担违约责任。
不履行合同应负的法律责任
- 未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支付价款或报酬;
- 迟延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应当支付该价款或报酬的逾期利息;
- 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以下情况除外:
- 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
- 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
- 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 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违约责任约定不明确,受损害方可以根据标的物的性质和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或退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