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6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时,应在一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这意味着当事人在一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应将新证据提交给法庭。
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时,应在二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如果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则应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新证据。
当一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时,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意见或者举证。这意味着对方当事人有权在规定的期限内对新证据提出反对意见或者提供反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时,应在二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新证据,可以在二审开庭时当庭提交。
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自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后,实际执行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尽管规定了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并明确可以在开庭时提交,但对于二审新证人是否需要事先申请并不明确。因此,在实践中,可以安排证人直接出庭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