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间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9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出现意外造成受伤或者出现职业病的情况,出现工伤后需要进行工伤的认定,只有确定为工伤才能获得赔偿。工作鉴定中有劳动能力的鉴定,那么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间是多久?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解答。
一、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限制
根据2013年2月18日人保部和原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如果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鉴定工作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及时将鉴定结论送达申请人、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送达时间最长不超过20日。
二、申请工伤鉴定的时间
1、用人单位应当30日内提出申请根据2011年最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受到工伤或被鉴定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工伤职工可在1年内提出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提出工伤申请或超过30日未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3、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为1个月,个人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为一年。超过这个期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受理。不过,如果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需要说明的是,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规定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如果工伤事故发生后,伤害结果并未马上发生,而是潜伏一段时间后才实际发生,即伤害结果发生之日与事故发生不一致的特殊情况下,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应以工伤事故伤害结果实际发生的时间为准。然而,即使工伤劳动者错过了工伤认定的时效,也只是不再适用工伤认定的行政程序,并不能据此剥夺劳动者获得工伤赔偿的权利。如果单位不作出赔偿,劳动者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工伤鉴定所需材料
1、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应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并申请劳动鉴定。在特殊情况下,职工也可以直接申请。2、提供相关医疗资料提供历次病、伤、残医院治疗的原始病历。如果属于因工伤残,还需要提供工伤事故调查报告及相关材料;如果属于职业病,还需要提供卫生部门授权的职业病防治所提供的诊断资料;如果属于精神病,还需要提供精神病院的诊断资料;其他情况下,需要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明等材料。3、审定申请及附件材料劳动鉴定委员会应认真审定申请及附件材料。对于资料不全或情况不明的申请,不予受理。4、统一安排鉴定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劳动鉴定委员会会统一安排鉴定,并提前通知企业和相关人员鉴定的时间、地点和人员。5、医学诊断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委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或聘请有鉴定资格的医生组成专家组,对被鉴定人员进行丧失劳动能力的医学诊断。6、鉴定结果和等级证明专家组会对伤残、病残职工的状况进行定性、定量的诊断,并由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伤病或伤残等级,并发给等级证明书。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及时通知企业和被鉴定的职工鉴定结果。7、复查和重新鉴定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查;对复查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复查鉴定最终结论由省级劳动鉴定机构作出。对于工伤申报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工伤职工及其家属,按照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办理;对于与劳动行政部门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生争议的,按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有关法律、法规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