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竞业限制造成实际损失的举证责任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5-12
俗话常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表现出了法律的公正性和严明,特别在法治社会当中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但是在法律审判的过程当中,最注重证据,没有证据将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违反竞业限制造成实际损失如何举证?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用人单位主张损失赔偿的举证责任
当用人单位主张您应承担赔偿损失时,除了需要证明用人单位与您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并且劳动者违反了竞业限制约定,还需要承担证明实际损失的举证责任。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您支付的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其实际损失,如果用人单位无法提供证据,则只能要求您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
二、证明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证据
一般来说,以下证据可以单独或者结合其他证据来证明劳动者违反了竞业限制义务:
- 劳动者与新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
- 新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据;
- 新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证据;
- 新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工资的工资条、银行存折等证据;
- 劳动者以新单位员工的名义签订的销售合同、采购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合作合同等业务方面的证据(最好提供原始证据,如果没有,可以通过电话公证、现场公证等方式进行证据保全);
- 劳动者在新单位的名片;
- 新单位对劳动者在新单位网站、宣传册、广告等载体上的记载;
- 劳动者自己开办的个体工商户、公司的营业执照的证据,以及劳动者在公司中担任股东、法定代表人等方面的证据;
- 其他证人证言、录音等能够佐证劳动者从事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业务事实的证据。
三、法院对违约金的调整
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下情况对违约金进行调整:
- 员工离职前月工资收入;
- 双方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
- 单位实际向员工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金数额;
- 造成的实际损失情况。
如果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每月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中已经包含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其实质是将劳动者合法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划为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目的是规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单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的义务。因此,该约定应被视为无效约定,自始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