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执行权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的维护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刑罚执行权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的维护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7

 
377220

取消检察机关免予刑事处分职能的意义

1997年我国在修改《刑诉法》后,取消了原赋予检察机关免予刑事处分的职能。这一举措的实质是为了维护法院审判权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在刑罚体系中,制刑权、求刑权、科刑权在分工和设计上都是统一完整的,唯有刑罚执行权是个例外。

目前,拥有刑罚执行权的主体包括公安、监狱、法院三个机关。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管制、拘役、单处剥夺政治权利、判决(裁定)生效时余刑不足一年的有期徒刑罪犯,或者主刑执行完毕后的剥夺政治权利以及将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境;监狱机关负责执行判决(裁定)生效时余刑在1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罪犯,以及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包括这些罪犯中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的执行);法院负责执行死刑、罚金、没收财产。

初期刑罚体系职能分配的肢解可能有历史原因和背景,但在当今形势下,如果不进行制衡协作,任何刑罚权的肢解都将削弱这项权力的功能。分散状态下的刑罚执行权既难以统一执行尺度,人为造成双重或多重执行标准,又无法形成自身延续发展的体系建设,甚至对各部门手中的这部分权力是否严格意义上的刑罚执行权都需要仔细推敲,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整个刑罚体系和功能的发挥。

减刑权与假释权的归属问题

1、减刑权归入刑罚执行权较为准确适宜

减刑权应当归入刑罚执行权而不是归入审判权的范畴。根据《刑诉法》的规定,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案件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减刑案件既没有检察院出庭支持提起诉讼,也不符合三种特定情况的自诉案件。因此,将减刑权归入刑罚执行权范畴较为准确适宜。

2、减刑不涉及定性和量刑的问题

减刑不是对已决犯的又一次审判,不涉及定性和量刑的问题。审判形成的判决或裁定中,定性和量刑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而减刑适用的对象是已决犯,依据的是监狱机关提供的材料,解决的是奖与不奖、奖多奖少的问题。

3、设立独立的刑罚执行主管机关

由报应刑向目的刑转变是当今刑罚的大趋势。为了确保刑罚执行功能的全面实现,应当在现有刑罚体系内提高刑罚执行的地位,尽快出台一部专门的刑罚执行方面的法律,设立独立的刑罚执行主管机关,赋予刑罚执行机关更大的权力,使其在教育改造罪犯的行刑事务上拥有决定权。

4、将假释归入刑罚执行权范畴更加准确适宜

假释是一种附条件的提前释放。虽然罪犯在假释期间走出了监狱大墙,但法律意义上的刑罚执行并未中止,而是在继续执行之中。将假释归入刑罚执行权范畴更加准确适宜。此外,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对假释的概念进行修正或重新定义,使假释成为受刑人的权利,监禁和释放的中间阶段,以及行刑不定期化的刑罚制度的一部分。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诈骗数额未达立案标准的累计计算问题
  2. 400元是否构成诈骗罪?
  3. 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4. 诈骗款的追缴问题
  5. 猥亵罪的刑罚与构成要件
  6. 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7. 偷越国(边)境罪的处罚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