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5
伪造货币罪是指故意伪造国家货币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可分为本罪和非罪。构成本罪的条件包括伪造国家货币总面值在500元以上不满15000元,或伪造国家货币币量50张以上不满1500张,或具有严重情节。对于伪造货币罪的犯罪分子,根据其服刑期间的表现,可以减刑。
1. 本罪与非罪的区分:伪造货币行为只有在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才构成犯罪,因此行为人只要出于故意实施了伪造货币的行为,就可以构成本罪。
2. 伪造国家货币总面值:伪造国家货币总面值在500元以上不满15000元的行为构成伪造货币罪。
3. 伪造国家货币币量:伪造国家货币币量在50张以上不满1500张的行为构成伪造货币罪。
4. 具有严重情节:即使伪造国家货币的总面值或币量未达到上述规定,但如果具有严重情节,也构成伪造货币罪。严重情节包括因伪造国家货币受过刑事处罚、利用职务便利伪造国家货币,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等。
5. 免予刑事处罚:如果伪造国家货币的数量未达到500元总面值或50张币量,并且没有法定的严重情节,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对于外币,根据目前的司法解释,可以按照外汇牌价折合成一定的人民币进行计算。
根据刑法规定,伪造货币罪的处罚分为两个档次:
1. 伪造货币总面值在500元以上不满15000元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 伪造货币总面值未达到500元或具有严重情节的,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此,对于伪造货币罪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如果能够服从管教、认真改造,可以申请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