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3

 
374066
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我国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准备了规定的具体内容,欢迎您查阅。

第一条 诈骗数额的界定

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为了依法打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特制定本解释。对于价值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诈骗公私财物,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所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数额范围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二条 从严惩处情形

对于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诈骗行为,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1. 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 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 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 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对于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上述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三条 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情形

对于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并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1. 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2. 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3. 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4. 被害人谅解的;
  5. 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第四条 对近亲属的处理

对于诈骗近亲属的财物,如果近亲属谅解,一般可以不按犯罪处理。如果确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第五条 未遂诈骗的处理

对于未遂的诈骗行为,如果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目标,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对于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1. 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2. 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3. 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对于实施上述行为的数量达到上述标准十倍以上,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第六条 既遂和未遂的处理

对于既有既遂和未遂的诈骗行为,如果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如果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诈骗罪既遂处罚。

第七条 提供帮助的共同犯罪

如果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应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八条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处理

如果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应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 财物返还

对于案发后查封、扣押、冻结的诈骗财物及其孳息,如果权属明确,应当发还被害人;如果权属不明确,可以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应予扣除。

第十条 追缴诈骗财物

如果行为人已将诈骗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1. 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
  2. 对方无偿取得诈骗财物的;
  3. 对方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诈骗财物的;
  4. 对方取得诈骗财物系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对于他人善意取得的诈骗财物,不予追缴。

第十一条 解释适用

对于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情况,以本解释为准。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2.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3. 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4. 法律制裁手段的分类
  5. 诈骗款的追缴问题
  6. 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7. 经济犯罪的刑期判定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