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6
根据行政许可是否有数量限制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有数量限制和无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是指在某个地区、一段时期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从事某种活动只能发放一定数量的行政许可。例如,排污证、电台许可证和出口配额等。这些许可证在获得一定数量的许可后即满额,其他申请人就不能再申请该许可。
对于无数量限制的许可,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并获得许可。然而,对于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不是所有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都能获得许可。行政机关需要考虑如何在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中确定谁能获得许可。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行政机关不能以后申请者的条件更优或需要特别照顾为由,收回已发出的许可,以避免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和社会关系的不稳定,除非被许可人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撤销的情形或者被许可人放弃许可。例如,申请出租车运营许可,在配额未满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应当向符合条件的个人或企业颁发许可。后续申请的个人或企业,如果配额已满,就无法获得许可,除非现有的被许可人退出或其许可被撤销。
除了按照申请时间的先后顺序作出决定外,行政机关还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以下方式:
1. 择优原则:申请人公平竞争,条件最优者获得许可。
2. 照顾原则:由于行政许可是授益性的行为,申请人获得许可后,可以在从事特定活动过程中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在某些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申请人或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予以扶持,在同等条件下,将数量有限的许可颁发给他们。
需要注意的是,择优原则和照顾原则只适用于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不适用于无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采取招投标或拍卖的方式择优颁发许可,就不能按照申请时间的优先顺序或照顾特定人群的原则颁发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