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1
产品缺陷责任和产品瑕疵责任的区别在于它们产生的依据不同。瑕疵和缺陷是这两种责任的产生依据,它们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两种责任的区分。瑕疵和缺陷不仅是区分这两种责任的标志,也是它们在产生依据上的不同表现。
产品瑕疵责任是一种单纯的违约责任,是以当事人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为责任承担的前提,也可以说是一种合同责任。而产品缺陷责任则是典型的侵权责任,根据生产者产品责任和销售者产品责任的不同,可以分为特殊侵权责任和一般侵权责任。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0条的规定,只要销售的产品存在瑕疵,销售者就应当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不论是否造成损害后果,也不论销售者是否有过错。在我国,生产者的缺陷责任适用严格责任原则,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或过错推定原则。
产品瑕疵责任由销售者承担,受害人可以直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如果属于生产者或供货者的责任,销售者赔偿后可以向真正的责任者追偿,但不能以此向受害者抗辩,拒绝赔偿。对于产品缺陷责任,受害人既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生产者和销售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偿。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0条的规定,销售者的产品瑕疵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免责事由。但根据法定瑕疵的第二种情形,即“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可以推断出,如果销售者事先就“产品不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这一瑕疵作出说明的话,可以免除瑕疵担保责任。对于产品缺陷责任,《产品质量法》第41条第2款明确规定了三种免责事由。
产品瑕疵责任不以损害后果为构成要件,只要产品售出,存在法定瑕疵即构成产品瑕疵责任。而产品缺陷责任以造成一定损害后果为构成要件,因此只能在损害后果发生之后才可能成立,没有损害后果则不可能产生产品缺陷责任。
对于产品瑕疵,销售者应负责修理、更换、退货以及赔偿损失。对于产品缺陷,生产者或销售者须按照《产品质量法》第40条的规定,赔偿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以及其他重大损失。
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出售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为1年。《产品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10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