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6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司法鉴定一般应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出具鉴定文书。如果需要延长时限,鉴定机构可以向委托人说明理由,并经其同意后延长至30日。对于复杂、疑难的案件,如果确实需要延长鉴定时限,鉴定机构负责人可以批准适当延长,但延长期不得超过60日。
对于法医精神病鉴定和司法会计鉴定,其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一般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完成。需要补充鉴定材料的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复核鉴定的申请、决定和委托程序与初次鉴定基本相同。鉴定委员会受理案件后,将其交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小组进行鉴定。专家鉴定小组的成员应是经过审查并获得委员会颁发的专家资格证书的固定成员。每个案件中,参与鉴定的成员不得少于5人,以确保代表性和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曾参与过该案鉴定的专家必须参与。
专家小组的鉴定活动必须在鉴定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由组长主持,以绝对保证鉴定活动的独立性。任何人不得干预鉴定活动,不得对鉴定结果提出要求或提供暗示。专家小组内部要严格遵守鉴定活动独立的原则。如果鉴定结论一致,每个专家都要在鉴定书上签名;如果鉴定结论不能达成一致,根据各国立法惯例,应在鉴定文书上分别写明不同意见的依据及其人数,或者分别出具鉴定文书。绝不能采取投票方式,以多数人的意见作为鉴定结论,少数人的意见应记录备查。委托机关、人大、政协可以派代表旁听鉴定小组的讨论活动。
专家小组的鉴定结果由鉴定委员会以其名义出具鉴定文书,参与鉴定的专家要在文书上签名,并加盖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专用章。鉴定文书的内容与一般鉴定文书相同。如果是协调鉴定分歧的鉴定,前言部分要详细写明历次鉴定的经过和结果。
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与其他鉴定结论一样,对裁判机关没有约束力。根据部分省市地方立法的规定,鉴定委员会的结论对于解决鉴定分歧、终止本裁判程序具有决定意义。如果鉴定委员会达成集体一致的结论,该结论将成为该诉讼程序或同一审级的最终鉴定结论。如果鉴定分歧出现在起诉阶段,起诉机关可以根据鉴定委员会的结论结束鉴定;如果鉴定分歧出现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鉴定委员会的结论终结本审级的鉴定。
综上所述,司法鉴定一般应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做出结果,但如果有特殊情况的话,则可以适当延长时限,不过延长期不得超过6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