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软件冒充好友被骗的法律处理方法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9
【社交软件冒充好友被骗怎么办相关法律知识科普】我国互联网日益发达,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社交软件进行诈骗,导致一些人受骗上当,那么qq冒充好友被骗怎么办,关于社交软件冒充好友被骗怎么办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存证据并报警
当社交软件冒充好友被骗后,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应当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并向警方报警。这些证据可以包括聊天记录、转账记录、截图等,以便后续的法律处理。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一、犯罪情形和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诈骗罪的,将面临以下刑罚:
- 犯本罪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这些刑罚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根据刑法规定,诈骗金额不足4000元的,将被判处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将被判处管制刑;5000元的,将被判处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将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如果诈骗行为符合刑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原本可能被判处的拘役刑将升格为有期徒刑;原本可能被判处的管制、罚金刑将升格为拘役刑。
三、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根据刑法规定,诈骗金额为4万元的,将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四、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根据刑法规定,诈骗金额为20万元的,将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五、重处情形规定
如果诈骗行为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将被重处并增加10%的刑期:
- 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 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 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 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 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 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诈骗被行政处罚的。
- 诈骗作案10次以上的。
六、缓刑适用限制
根据刑法规定,如果诈骗行为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将不适用缓刑:
- 未退赃或退赔的。
- 未主动接受财产刑处罚的。
- 具备刑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