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0
申请是指民事争议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向人权行政机关提出要求解决纠纷的请求。申请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行政裁决机构在收到当事人申请书后,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受理,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则不予受理,并通知申请人理由。
行政机关立案后,应当通知民事争议的申请人及对方当事人,并要求对方当事人提交有关材料等相关情况。
民事争议当事人在收到裁决申请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材料。答辩在行政裁决程序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对方当事人了解申请人申请争议的事实与理由,以便进行辩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利于裁决机构了解真相、查清事实,作出正确裁决。若对方不答辩,行政机关可直接裁决。
行政裁决机关收到答辩书后,对争议的事实、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如果需要补充调查或鉴定,会进行相关调查、勘验或鉴定。对于涉及技术性争议的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情况,调查、勘验或鉴定是必不可少的。行政裁决机关将综合分析研究所有的事实、证据材料,如果仍有疑问或经当事人请求,可举行公开听证,由当事人双方当面陈述案情,相互辩论、举证、质证,以查明案情。
行政裁决机关在审理后,根据事实和法律、法规做出裁决。裁决书应当包括当事人双方的姓名、地址、争议的内容、对争议的裁定及其理由和法律根据,并注明是否为终局裁决。如果不是终局裁决,应当写明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的期限和受理机关。
裁决生效后,争议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否则由裁决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