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调整的合法依据和必要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私营企业法律知识

民营企业调整的合法依据和必要性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3

 
369820
民营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多的企业,给中国经济、社会和就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那么,民营企业发展模式需不要调整,怎么调整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1) 法律政策不完善,制约作用大

我国民营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时期得以存在和发展,其原因在于适应了当时我国生产力的水平。然而,现行法律法规对不同市场微观主体实行区别对待,使得民营企业在法律上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经济法规对民营经济产生制约作用,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性支持势在必行。通过构筑保护民营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法律框架,建设以法律为基础的宏观环境,才能推动民营企业的最大化发展。

2) 经营者决策能力限制,管理水平低下

民营企业的决策水平受制于决策者的能力和决策机构的组织体制和运营机制。决策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对企业发展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仍采用家族管理模式,这种简单传统的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有一定优点,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会暴露出诸多弊端。因此,提升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是民营企业调整的关键。

3) 地方政策阻挠,企业准入受限

由于产权性质差异和经营上的高风险性,民营企业面临更多的市场壁垒。这包括许可证制度、无差异性政策限制和地方保护主义。这些市场壁垒造成了市场分割和准入约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构建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促进市场机制的发展,使得民营企业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市场。

4) 融资待遇不足,难以扩大发展

与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贷款相比,我国民营企业更依赖于内部融资。融资困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直接融资是解决融资难的一种思路,但实际上也面临困难。因此,需要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民营企业的调整策略

1) 拓宽融资渠道

为了解决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应在经济和政策上构建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例如,可以实行融资租赁、投资基金、金融租赁和买方贷款等新的融资方式。

2) 完善法律法规,优化法制环境

建议研究制定《民营企业法》,明确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促进、保护和规范民营企业的活动。同时,各地可以制定地方性暂行规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武器,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3) 放宽市场约束,优化投资环境

放宽民营企业的生产准入限度,实行机会均等的政策,不应按所有制不同实行倾斜政策。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经营,对外资开放的产业也应首先对民营企业开放。同时,应加快清理、修订原有文件,进一步放开对民营企业的产业限制。

4) 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

聘请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建立以股东为成员的监督机构,对职业经理层进行监督。涉及企业重大项目投资、调整时,由股东召开股东大会集体决策,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企业管理者作出错误的决策和投机投资,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

公司类型热门知识

  1. 股东签署的公司章程的定义和内容
  2. 最新国有独资企业章程范本
  3. 小区一楼开超市的合法性问题
  4. 重整完成后的效力
  5.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
  6. 中国企业托管实践的法律规制状况
  7. 个人独资企业和有限公司的区别
公司类型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