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简易程序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简易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处罚法》简易程序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5

 
368150
很多的地方都是有法院的存在的,这些法院的存在主要就是为了处理生活中的一些案件的,当然在处理案件时是有一定的程序的,这里就涉及到了简易程序了,那么刑事简易程序怎么判?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下文中的知识可以帮助到您。

第三十三条:当场行政处罚决定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如果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可以处以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第三十四条: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当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第三十五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十六条:罚款决定与收缴罚款机构分离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除非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当场收缴罚款,否则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第四十七条:当场收缴罚款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一)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罚款的;(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第四十八条:边远地区的罚款收缴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如果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简易程序审理相关规定

第二百零八条: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的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二)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三)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

第二百零九条: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四)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第二百一十条:审判方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第二百一十一条:被告人意见和审判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审判人员应当询问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意见,告知被告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法律规定,并确认被告人是否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经审判人员许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同公诉人、自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互相辩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不受关于送达期限、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然而,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第二百一十四条:审结期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案件,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第二百一十五条:重新审理

如果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况,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一节或第二节的规定重新审理。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是否合法
  2.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3. 当事人陈述前后矛盾的认定标准
  4.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5. 民事案件审理时间
  6. 江歌案庭审临近,华人境外犯罪中国法律能否对其进行追责
  7.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