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后的行政赔偿程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3
每个人都会犯错,并且这种错误有时不仅对自己产生影响,对他人也是一种伤害,特别是国家行政主体。如果他们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那么公民权益就会受到很大侵害,可以要求行政赔偿。那么,经过行政复议,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赔偿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赔偿义务机关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的规定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符合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在要求赔偿时,应当首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申请,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二、赔偿请求人的权利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此外,赔偿请求人根据受到的不同损害,可以同时提出数项赔偿要求。
三、申请赔偿的要求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二条的规定,要求赔偿的赔偿请求人应当递交申请书,申请书中应当包含以下事项:(一) 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 具体的赔偿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三) 申请的年、月、日。如果赔偿请求人无法书写申请书,可以委托他人代为书写,也可以口头申请,由赔偿义务机关记录在笔录中。
四、赔偿义务机关的赔偿期限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给予赔偿。如果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责任追究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在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对于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