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失能老人的法律后果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在实践中有些子女不仅不赡养老人,还会遗弃老人,遗弃老人要承担法律责任,那么遗弃失能老人有哪些后果?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遗弃罪的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如果负有扶养义务的人拒绝扶养并且情节恶劣,将构成遗弃罪。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构成遗弃罪的行为,犯罪人将承担刑事责任,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
二、治安管理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对于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行为,情节较轻的情况下,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三、继承权的丧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七条的规定,继承人如果有以下行为之一,将丧失继承权: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主体
遗弃罪的犯罪主体是具有法律上扶养义务且具备抚养能力的特殊主体。只有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才可能构成本罪。
二、犯罪主观要件
遗弃罪的主观要件在于犯罪人的故意。犯罪人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却故意拒绝扶养。拒绝扶养的动机多种多样,例如将老人视为累赘而遗弃,借口离婚不予抚养子女,为创造再婚条件而遗弃儿童,逼迫对方离婚而遗弃配偶等。
三、犯罪客体
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四、犯罪客观要件
遗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的情节恶劣行为。只有在情节恶劣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遗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