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竞业限制:劳动争议纠纷还是劳动仲裁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0
劳动者原本与单位有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在离职两年的时间里不能够再从事与之前工作相关的职业,泄露公司机密等等。但是,劳动者并没有受到单位给的竞业限制补偿金,想要解除竞业限制,那解除竞业限制是劳动仲裁吗?今天来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一、劳动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规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内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二、竞业限制的目的
竞业限制的主要目的是:
- 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由于某些劳动者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们更容易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如果劳动关系解除后,这些劳动者将带走原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并可能利用这些秘密谋取自身的利益。
- 防止同业挖墙角。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在同业竞争中尽快获得优势,会不惜花费巨资引诱竞争对手的优秀人才跳槽。甚至有些用人单位直接以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为目的引诱员工离职。
- 防止用人单位人力资本流失,促进用人单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在职劳动者考虑到离职后就业机会受限,导致收入下降,通常会谨慎选择是否辞职。因此,劳动法中的竞业限制制度旨在保护商业秘密,抑制或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