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2
股权的真实价值是指股权所代表的公司资产的价值。一般情况下,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股权的价值应等同于公司整体资产的价值。因此,股权转让实质上是对公司资产的转让。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股权转让价格应等同于被转让股权所对应的公司资产的价值。这是确定股权转让价格最常用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股权除了具有财产权和社员权的双重属性外,还包含一些与股东的经济利益相关的权利,如分红权和资产分配权。然而,这些权利的价值无法以货币方式衡量,除非各方当事人另有约定,否则不应计入股权转让的价值范围。
在某些情况下,股权转让的价格可能与其真实价值不符。由于各种原因,股权转让的当事人可能与股权的真实价值脱节,另行确定股权的转让价格。根据自愿平等的合同原则,当事人自行确定转让价格是其享有的民事权利。因此,在没有无效和可撤销事由的情况下,即使股权转让价格与股权真实价值不符,只要这种约定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结果,也可以作为认定股权转让价格的依据。
工商登记是企业内部状况对外公示的主要方式,其法律效力应受到充分的尊重。工商登记材料中所记载的股东持股状况、出资数额和股权价值是公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重要依据,也是股东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因之一。考虑到受让股权后,新股东可能面临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的风险,这类风险的大小基本上是根据工商登记材料的记载确定的。因此,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工商登记材料中记载的股权转让价格也应成为重要依据。
在审判实践中,有可能出现多份股权转让合同中某些合同应属无效的情况。即使这些无效合同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也不能以此作为认定股权转让价格的依据,否则将鼓励和纵容当事人违法。在这种情况下,应以合法有效的合同作为确认股权转让价格的依据,同时考虑有效合同是否反映了股权的真实价值和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如果有效合同无法作为确认股权转让价格的依据,法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启动评估程序来确定股权转让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