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异议法律知识

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5

 
362655
关于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的这些基础法律知识大家应该都不知道吧,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的种类吗?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又有哪些相知识需要大家了解呢?以下内容均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的相关内容,希望以下内容能为您心中的疑惑找到答案。

1、审查方式

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对于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并没有明确的法定程序和方式。在实践中,我们通常采用书面审查和听证审查两种方式来进行审查。书面审查主要用于处理程序异议,而听证审查则用于处理实体异议,即行为异议和标的异议。程序异议一般较为简单,不需要通过听证程序进行详细审查,因此可以选择以书面审查为主,辅以要求补充证据佐证的方式进行,执行法院可以直接作出裁定。而实体异议涉及到当事人和第三人的实体权利,因此进行听证审查是必要的。

2、审查期限

执行异议的审查期限为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的15天内,由审查部门派出合议庭进行审查。民诉法对于执行异议的审查期限做出了明确规定,目的在于提高执行效率。

3、救济途径

对于行为异议,如果理由成立,执行法院将会裁定撤销或改正;如果理由不成立,则会裁定驳回。如果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对于标的异议,如果理由成立,执行法院将会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如果理由不成立,则会裁定驳回。如果案外人或当事人对裁定不服,并认为原判决或裁定错误,可以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如果与原判决或裁定无关,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进行执行异议之诉。

执行异议的概念和种类

执行异议的概念

执行异议是指在民事执行案件中,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法,或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以求阻止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时,提出的一种程序。执行异议的法律依据为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和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异议的种类

根据异议请求的主题、对象和目的,执行异议可分为行为异议和标的异议两类。行为异议由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针对法院的执行行为提出,目的是要求法院进行或不进行某种行为。标的异议由案外人针对强制执行的标的物提出,目的是要求法院不执行某物。在实践中,有些异议请求同时针对行为和标的物提出,需要根据第225条和第227条进行审查。同时,有些标的异议隐藏在行为异议的外衣下,需要根据其最终指向的是执行行为还是标的物来确定异议的类型。如果案外人基于实体权利既对执行标的提出排除执行异议,又作为利害关系人提出执行行为异议,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27条进行审查。如果案外人既基于实体权利对执行标的提出排除执行异议,又作为利害关系人对与实体权利无关的执行行为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分别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27条和第225条进行审查。

无论是行为异议还是标的异议,如果理由不成立,裁定将会驳回,并在裁定书上明确写明异议人行使复议权或提起诉讼的权利和期限,以便异议人行使复议权和诉权。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法院查封车辆的法律效力和限制
  2. 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规定》的通知
  3.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刑罚确定
  4. 法院判决书未执行的后果及强制执行程序
  5. 执行董事的法律地位和职责
  6. 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及措施
  7. 如何执行法院判决书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