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通知立案的程序和职责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8
人民法院的职权主要是对案件进行审理,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之前,是会对案件进行立案的,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往往会提前通知当事人,那么法院通知要去立案会不会直接抓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立案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必须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如果不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根据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情况下,不会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
法院的职责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并接受上级法院的监督和指导。其主要职责包括:
- 依法审判本院管辖的民事、行政案件和上级人民法院交由审判的案件;
- 中级以上法院依法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申诉、申请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依法审理减刑、假释案件;
- 受理国家赔偿案件并作出决定;
- 上级法院依法对下级人民法院管辖不明的案件指定管辖和审理管辖争议的案件;
- 依法执行已生效的判决、裁定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申请执行的案件;
- 监督、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 调查研究审判工作中适用法律、执行政策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意见和司法建议,开展司法统计工作,参与地方立法和综合治理工作;
- 指导辖区内法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法制宣传和队伍建设工作;按照权限管理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协同市机构编制主管部门管理辖区内法院的机构编制工作;
- 指导辖区内法院的财务、装备、技术、鉴定等工作,并负责有关经费和物质装备的管理工作;
- 负责辖区内法院的纪检监察工作;
- 承办其他应由中级人民法院负责的工作。
综上所述,人民法院通知当事人立案并不会直接抓人,因为立案一般属于民事诉讼,而抓人一般是属于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