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自动离职的后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工作后自动离职的后果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6

 
361627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导致劳动者离职的原因有很多,但对劳动者的影响却就那么几个。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劳动者自动离职是否带来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动离职的行为能否享受法律规定的相关权利。

劳动者旷工导致自动离职的后果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劳动者因旷工而自动离职,单位可以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并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此外,如果自动离职给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单位还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赔偿。另外,如果自动离职导致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还需要支付单位相应的违约金。

单位对自动离职行为的权利

根据《关于企业处理擅自离职职工问题的复函》的规定,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不履行解除手续、擅自离岗或解除手续未办理完毕而离开单位时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对于自动离职的人员,单位享有以下权利:

行使行政处分权

为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通常会制订一定的业务要求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工作制度、请假制度等。对于员工的自动离职行为,企业有权根据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处分,如按旷工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作出处理决定后,应书面送达被处理人,若无法书面通知,则需审慎处理,以免处理决定被确认无效。

享有劳动合同解除权

企业有权制定符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规章制度,包括员工奖惩规定。只要企业制订的奖惩规定不与现行法律规定相悖,企业可以针对自动离岗人员适用惩处措施,并根据劳动合同解除条款解除劳动合同。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通知书面送达自动离职者本人,并做好解除手续的保管工作。

享有损失求偿权

根据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后,若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的相关损失。这包括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培训费、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当企业有证据证明自动离职员工的违约行为导致上述损失时,企业有权提出损失赔偿要求,并得到法律支持。

享受违约金求偿权

对于违反保密义务、竞业限制或签订专项培训协议约定服务期的离职人员,企业享有违约金求偿权。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可以向这些劳动者主张违约金的权利,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或约定的违约金。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公司裁员的法律规定和赔偿方式
  2. 公司裁员的赔偿标准及程序
  3. 实习期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扣押
  4. 病退的条件和要求
  5. 员工医疗期内的辞退问题
  6. 用人单位裁员的合法程序
  7. 劳动法对于辞退赔偿的规定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