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法律知识

遗失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3

 
360575
遗失武器装备罪顾名思义是指相关人员遗失武器装备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会受到严厉处罚的。近日来咨询的网友想知道遗失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一、客体要件

遗失武器装备罪侵犯的客体是武器装备的使用制度。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主要物质基础,为了使其正常发挥效能,必须建立相应的武器装备制度。遗失武器装备罪的犯罪行为破坏了武器装备的使用秩序,直接侵害了武器装备的使用制度,妨碍了武器装备正常发挥效能。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各种武器装备,包括冷兵器、枪械、火炮、导弹等。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遗失武器装备、不及时报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遗失是指在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运送等过程中,因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轻信而造成武器装备丢失。遗失的武器装备是行为人依法持有或者有权管理的武器装备,包括暂时损坏但能够修复的武器装备。

不及时报告是指根据军队规定,丢失武器装备后在一定期限内不如实向上级报告,或者因其谎报行为致使上级领导误信武器装备没有丢失,而丧失追查、寻找的机会。

严重情节是指遗失后不仅不如实报告,而且还唆使他人欺骗、隐瞒真情,威胁他人不许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采用卑劣手段,编造假情况欺骗组织或者嫁祸于人;因丢失武器装备而严重影响部队完成任务;因丢失武器装备造成社会治安严重隐患等。其他严重情节还包括武器装备被敌人或境外机构、组织和人员利用,造成恶劣影响;武器装备因未能及时报告而流散社会或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作案,造成严重后果;丢失的武器装备数量多、价值高,或因其丢失而泄露军事秘密造成严重后果等。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军人。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武器装备的遗失,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对于不及时报告的行为,行为人往往是故意实施。

遗失武器装备罪的法律依据

一、刑法第四百四十一条

根据该条规定,构成遗失武器装备罪,必须具备不及时报告或者有其他严重的情节。其他严重情节包括编造假情况欺骗组织或者嫁祸于人;遗失的武器装备被敌人或者犯罪分子利用;严重影响部队完成任务;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等。

二、刑法第四百四十九条

在战时,对被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的,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依法上交反骗财物——诈骗案件中的追缴和没收
  2. 劳务派遣的员工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3. 抽逃出资罪的定义和特点
  4. 网络电信诈骗的立案标准及相关司法解释
  5.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
  6. 聚众斗殴黑恶势力刑罚量刑标准
  7. 犯滥用职权罪是否会定罪免刑?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