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1
执行异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执行异议的提出存在时效限制。
对于违法执行行为提出异议,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前提出。
对于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应当在该执行标的执行完毕前提出。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执行异议、复议的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提出异议,但对终结执行措施提出异议的除外。
案外人应当在异议指向的执行标的执行终结之前提出异议。如果执行标的由当事人受让,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提出异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理由成立,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如果理由不成立,裁定驳回。如果案外人或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可以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如果与原判决、裁定无关,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